中國工商聯十三大是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開局起步的關鍵時期召開的一次重要會議,是民營經濟領域全面學習、全面把握、全面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的一次重要會議。大會高舉旗幟、承上啟下、開創未來,認真總結五年來的工作成績和經驗,提出未來五年工商聯工作的總體要求,科學謀劃未來五年的主要目標、重點任務和具體舉措,為新時代商會工作明確了目標任務和方向。
中國民營文化產業商會作為全國工商聯直屬商會,學習宣傳貫徹中國工商聯十三大精神,是當前和今后一段時期工作重中之重。商會秘書處和廣大會員要深刻領會中國工商聯十三大重要意義,全力抓好大會精神學習宣傳,精準落實大會部署要求,推動商會黨建、聯絡、服務、組織、協調等各項工作科學高效開展,積極助推民營文化企業改革創新和高質量發展。
堅持政治建會
把牢政治方向
面對新時代新征程的新任務新要求,我們要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刻領悟“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不斷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以“自律規范好、服務發展好、團結教育好、班子建設好”的標準創建“四好”商會,推動各項工作高質量開展。
堅持黨建引領。實行黨建“六好”工作機制,著力創建“四強”黨支部,統籌推進思想政治建設、組織體系建設、服務能力建設和制度機制建設,著力推進商會改革、發展、創新,不斷提升資源整合能力、服務會員能力,助推民營文化產業實現高質量發展。
加強班子建設。持續增強商會班子的領導力、凝聚力和創造力。班子成員要加強政治理論學習、理想信念教育和優良作風養成,以飽滿的工作熱情、優良的團隊作風和突出的工作業績推動商會建設再上新臺階。
堅定發展信心。黨的二十大報告,黨中央、國務院的賀信,都強調堅持“兩個毫不動搖”。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指出,要從制度和法律上把對國企民企平等對待的要求落下來,從政策和輿論上鼓勵支持民營經濟和民營企業發展壯大。相信隨著一系列對國企民企平等對待的制度、法律、政策的出臺,將為文化、文旅產業創造更好的政策環境、法律環境、輿論環境和營商環境,民營企業將迎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我們要把握時代大勢,堅定發展信心,提前謀劃、鼓足干勁、滿懷信心,擼起袖子加油干,踏踏實實辦好企業,努力開創民營文化企業更加美好的明天。
發揮商會的組織、協調、服務功能。在思想引領、政策解讀、產業合作、協同發展等方面積極作為,引導和帶領各分支機構和企業會員貫徹好、落實好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密切聯系會員,調查、掌握并積極向各級政府反映文化企業訴求,協助解決文化企業發展面臨的急難問題,成為新時代黨的統戰工作的有力助手,政企溝通的“粘合劑”。
優化內部治理
完善現代商會制度
自換屆以來,中國民營文化產業商會秉持“不忘初心,勇于擔當,實干興文,融合創新”的商會精神,以“繁榮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引領文化產業發展”為使命,以“增強人民的文化獲得感、幸福感”為愿景,制定了商會五年發展規劃,扎實推進各項工作,會員企業從100家左右增長至千余家,并獲評2021-2022年度全國“四好”商會。
我們要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關于促進工商聯所屬商會改革和發展的決策部署,緊扣“兩個健康”主題,持之以恒推動商會改革發展,不斷提高商會建設水平,爭創中國特色一流商會組織。要以章程為遵循,不斷提升商會治理規范化、法治化水平,建立完善內部制度體系,健全決策科學、管理有序、執行高效、監督有力的組織機構,加強商會領導班子建設和秘書處職業化建設。要加快構建科學規范的商會工作制度體系。建立、健全會長辦公會決策、秘書處執行、監事會監督的運行機制,持續完善以商會章程為核心的內部管理制度,以建章立制、規范管理促高效發展。
發揮商會職能
助推高質量發展
中國工商聯十三大工作報告強調,要“推動承接政府職能轉移,切實發揮商會職能作用”“健全商會引領行業發展的功能”。中國民營文化產業商會應著力發揮好橋梁紐帶和平臺作用,協調帶領廣大會員單位,弘揚新時代企業家精神,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積極參與構建新發展格局,著力推動文化產業改革創新和高質量發展。
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積極帶動文化企業將區塊鏈、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以及AR/VR/MR等技術進行產業化應用,為傳統文化行業賦能,培育新型文化業態和文化消費模式,推動形成線上線下融合互動的文化服務供給體系,促進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助推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更好滿足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新需求。
主動融入國家戰略。圍繞建設海南自貿港、京津冀協同發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等一系列重大發展戰略,積極參與全國工商聯在各地舉辦的民營企業助推地方經濟發展活動,加快推動項目落地。積極參與推動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使企業在更高水平對外開放中實現自身更好發展。
發揮好重大項目的引領作用。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要“健全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實施重大文化產業項目帶動戰略”。商會要協調廣大會員單位,在全國工商聯的指導和支持下,積極推動國家南海文博產業園等一批重大文化產業項目加快落地,發揮好項目的示范引領作用和上下游產業鏈的帶動作用,推動后疫情時代文化產業的繁榮發展。
健全商會團體標準化職能。積極牽頭組建文化產業技術創新聯盟,加速推進文化產業標準體系建設,牽頭制定數字文化產業團體標準、行業標準,積極參與多邊數字經濟治理合作機制,參與文化領域國際標準、交易規則制定,提升我國在相關領域的制度性話語權。
承擔社會責任
積極回報社會
中國民營文化產業商會要組織廣大會員,增強理想信念,堅定發展信心,進一步厚植家國情懷,堅持產業報國、實業興國,在推動鄉村振興、促進創業就業、推進技術創新、發展社會事業等方面勇擔重任,使企業發展與國家富強同頻共振。
商會要團結引領廣大會員單位積極參與“萬企興萬村”行動,深度參與鄉村振興,著力推動鄉村文化振興,為縮小城鄉差距作貢獻;積極參與“光彩事業”,在促進區域協調發展中發揮積極作用。要大力弘揚新時代企業家精神,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加快建設世界一流文化企業,為縮小區域差距、城鄉差距、收入差距,促進共同富裕做出積極貢獻。要發揮民營企業在穩增長、穩就業、穩物價中重要作用,貫徹落實就業優先戰略,構建和諧勞動關系,著力發展新模式新業態,創造更多就業崗位。倡導共建共享理念,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健全工資合理增長機制,讓員工共享企業發展成果。
(作者系中國民營文化產業商會會長)
(編輯 張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