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李潔瓊北京報道】“我國氫能產業發展步伐逐步加快,但在產業化進程中仍存在一些制約性因素。”兩會期間,全國人大代表、中國民間商會副會長、天津榮程集團董事會主席張榮華對中華工商時報記者表示,氫能安全問題關注度高,氫能行業標準體系亟待完善,氫能投資和運行成本過高,氫能基礎設施建設緩慢,一定程度上阻礙了氫能的產業化發展。
為此,張榮華建議進一步促進我國氫能產業高質量發展,助力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綠色化、低碳化。
“首先要完善氫能行業標準體系。”張榮華建議,設立氫能產業相關材料和裝備設備的準入標準,為氫能產業鏈上下游企業創造公平透明的競爭環境。加強監管和標準審核,避免因盲目跟風、惡性競爭導致的亂用、混用、冒用、以次充好等問題,阻礙并反噬產業鏈發展。
就構筑氫能應用安全體系方面,張榮華表示,要建立氫能生產及應用的事前、事中和事后全過程監督體系,企業和科研機構要重點針對氫能上下游各環節的安全技術進行攻關、研究,在加氫站制氫、儲運、加氫、用氫等環節,幫助企業進行充分的安全指導和評審,避免整個項目建設、試生產、投產過程中的資源浪費和安全隱患。
“此外,建議加快基礎設施建設,促進應用場景落地;提高氫能車購置補貼;制定出臺氫能車輛高速公路減免收費政策。”張榮華從三個方面進一步表示,國家層面加快引導督促地方建立完善的工業副產氫、綠電制氫等項目的審批建設流程和規范。提高氫能車補貼力度和范圍,降低氫燃料電池汽車成本。加快推進公共服務領域氫燃料電池汽車的推廣應用,穩步提升應用規模。優化補貼審批流程,縮短核發周期。打造氫能高速互聯互通示范工程,支持高速沿途建設加氫站,進一步探索氫能車輛高速通行運輸線路場景,探索協調沿途省市高速公路路網收費減免政策。
“科技是第一生產力、人才是第一資源、創新是第一動力。”張榮華建議,加強氫能產業專業人才隊伍培養。以氫能技術創新需求為導向,支持引進和培育高端人才,提升氫能基礎前沿技術研發能力。加快培育氫能技術及裝備專業人才,重視培養復合型技術技能人才和專業型一線技術工人,推動高校人才培養體系與企業技術創新協同,聯合培養行業人才。
(編輯 顏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