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志南本報記者俞鳳瓊】"正月初八就開工了,比往年整整提前了兩天。"福建瑞泰防水拉鏈制造有限公司總經理施明雄臉上露出了久違的笑容,"新冠病毒感染實施'乙類乙管'后,市場活力不斷增強,消費潛力不斷釋放,企業訂單同比增長了近20%。"
"卯"足干勁,"兔"飛猛進。連日來,記者在民營經濟大省福建走訪發現,在惠企政策助推和多方攜手護航下,廣大民營企業著力轉型、創新、提質,精準定位,搶抓機遇,打開一個個市場空間,傳遞出經濟穩中有進的春天信號。
產銷兩旺勢頭足
一年春為首,萬事行為先。新年伊始,福建眾多民營企業立足"雙循環",尋求新突破,呈現產銷兩旺良好勢頭。
在恒安國際集團有限公司的晉江生產基地,廠區內一派忙碌的景象,各車間正開足馬力趕訂單。而在廠房外,整裝待發的車隊正排隊裝貨,將產品運往全國各地市場。"從1月開始就開足馬力,現在集團在全國的七大造紙基地全部達到滿產,還是供不應求。"全國政協委員、恒安集團總裁許清流說,"今年一季度訂單同比增長20%以上,生產跟不上銷售,現在正準備擴產,彌補產能缺口。"
走進位于福州市高新區的福建省華達智紡集團有限公司生產車間,紡織機械飛速運轉,工人正在加緊生產,一派繁忙景象。"明顯感受到市場在逐步回暖。我們據此制定了今年產值、效益均提升5%的目標。"公司總經理宋木林說。
華達智紡是一家擁有40多年歷史的老牌企業。疫情之下,企業仍保持較快的增長,2021年實現產量6500噸、產值1.5億元。2022年,公司轉向生產高支紗線,雖然產量下降,但附加值價更高,全年實現產量5500噸、產值2.1億元。"我對實現上述目標充滿了信心。"宋木林說,隨著市場的持續復蘇,紡織行業加快恢復向好,增長將是大勢所趨。
福建德通有限公司是一家集鋁制易拉罐(兩片罐)、馬口鐵三片罐、食品罐頭等各種金屬包裝容器生產及馬口鐵貿易的大型民營企業,客戶涵蓋青島啤酒、加多寶等數十家龍頭品牌企業。記者在公司旗下福建德通金屬容器股份有限公司看到,生產車間內工人、機器設備"火力全開",正在鉚足干勁趕訂單、促生產,確保及時將產品發往全國各地。
"春節后,公司的訂單源源不斷,為確保及時交付,我們早安排、早部署,從正月初七開始,陸續組織各條生產線復工復產。目前所有生產線處于良好的生產狀態,員工復工率、設備開工率均達95%。"公司董事長曹雪忠告訴記者。
滿產趕訂單,出海拓市場。來到三明市毅君機械鑄造有限公司,三輛大型貨車整齊地排列在倉庫外,等候一批關鍵零部件裝運。毅君機械是定位全球高端裝備核心特鋼零部件戰略配套的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客戶皆為大工業裝備細分領域頭部巨頭,主要集中在歐美等地。"隨著疫情防控政策優化調整,企業迎來了久違的'春風'。"公司總經理劉淵毅興奮地說,"目前訂單同比增長20%。正月初七,企業就全線復工,著手趕制即將發往瑞典、德國等地的關鍵零部件。"
"春節假期,我們的海外團隊依然堅守崗位,輾轉波蘭、德國、意大利、比利時等多個歐洲國家,服務客戶需求。連日來,企業光伏、儲能生產線滿負荷生產,不久前先后在歐洲、美洲地區簽訂了超過千萬美金的家用儲能、光伏產品訂單。"說起拓展海外市場的成績,廈門科華數能科技有限公司副總裁、海外業務總負責人徐苗興奮之情溢于言表。
徐苗告訴記者,開拓海外市場,本土化服務非常重要。延伸服務觸角有助于精準對接不同國家的市場需求。為此,前不久,公司在巴西啟動運營了33.5MW/67MWh大型儲能項目,將進一步推動科華數能儲能業務在海外市場的快速發展。
創新轉型強活力
開局就開跑,起步就沖刺。雖然受到疫情影響,福建廣大民營企業不"躺平",搞創新、造新品、謀轉型,積蓄發展活力。
全國人大代表、福建盼盼食品集團總裁蔡金釵最近十分忙碌。"春節假期到現在銷售額同比增長30%,生產訂單已排至4月份。"蔡金釵告訴記者,這得益于在公司創新品類、創意營銷、新渠道等方面同時發力。"今年二期廠房將投入使用,計劃引入兩條全自動智能生產線,全面提高產能、擴大生產,并對公司產品進行優化提升。公司還將以'國際事業部'為抓手,專注海外市場,利用跨境展會、海外經銷商資源等,積極拓展品牌增量渠道。"
創新為傳統行業"爆發式"增長提供了支撐。"我們一方面發揮自身防水拉鏈開創者的技術優勢,潛心研發水密氣密拉鏈,為部隊箱包、冷鏈物流周轉箱及野外露營裝備提供配套,開拓發展新賽道。另一方面,改變過去依靠展會推廣等傳統方式,融入數字化浪潮,借助個人IP制作宣傳短視頻,提高產品推廣、客戶對接的精準性。"施明雄說,產品創新和營銷創新,為企業發展注入了強大動力。
在宋木林看來,企業之所以能迅速贏得"開門紅",關鍵在于產品品類的轉換。"我們不斷攻克技術瓶頸,持續開發新產品,推動產品從單一走向多元,從低端常規產品走向中高端差異化產品,有效提升了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去年,企業從生產高支紗線收益不小。今年,我們將進一步拓展差異化品種,確保非純粘膠類產品占比達到40%以上。"
德通公司訂單的持續增長,同樣受益于產品品類的迭代升級。曹雪忠告訴記者,面對客戶對包裝容器的新需求,企業組織研發人員開發新產品,成功開發出更加個性化的食品金屬包裝容器,包括"小蠻腰"式飲料罐、8克裝國內最小食品級茶葉罐等,并申請了國家專利。不少產品一經問世,就成為國內外食品、飲料、茶葉企業追捧的"香餑餑"。
"經歷疫情沖擊,我們對原先僅定位國際高端市場的發展戰略進行調整,在國內細分領域同步開拓優質頭部客戶,實現國內國際雙循環。目前這一調整已經取得初步成效,公司在核工業領域獲得了肯定,順利配合某大型合資高端品牌實現了關鍵部件國產化的目標。"劉淵毅說,為加快新戰略的落地實施,公司一方面搶抓上海和三明對口合作的契機,在上海設立了研發飛地,提升企業的綜合能力;另一方面,加大專項投資,全線實施技改,實現產能倍增、發展提速。
2月底,冠捷科技集團旗下冠捷顯示科技(廈門)有限公司迎來一批歐洲客人。這讓公司總經理陳培文深感興奮,"公司出口業務占比八成,其中歐洲市場份額約36%,客人的到來,更加提振了我們的發展信心"。信心背后,是企業新技術、新應用的提檔升級。"作為集團全球最大的液晶平板電視生產基地,公司將前瞻性地布局Mini-LED/Micro-LED、電子紙、8K OLED等新型顯示技術,以及無塑料環保顯示產品,引領顯示產品創新升級。"陳培文說。
合力護航促發展
涓涓細流匯成海,點點纖塵積就山。福建一方面營造良好的輿論氛圍和政策環境,為民營經濟發展加油鼓勁;另一方面,拿出更多幫扶舉措,匯聚各方力量,幫助解決難點、痛點,引導廣大民營企業投身新時代民營經濟強省建設。
新春開工第一天,福建省同日召開了兩場重要會議--福建省委、省政府召開2023年民營經濟代表人士座談會、福建省委召開全省"深學爭優、敢為爭先、實干爭效"行動動員部署會,以此吹響"開局之年加油干"的沖鋒號角。
政策為先。福建各地推出惠企政策,鼓勵和支持企業復工復產、發展和轉型,對企業在新年開新局發揮了積極作用。
在閩南泉州,泉州市委、市政府召開泉州市民營經濟發展大會。會上,泉州市長蔡戰勝發布支持民營企業加快科技、創新、人才、開放、綠色發展等若干政策,即"1+1+N"政策包,"真金白銀"再加碼,全力幫扶企業發展。
在閩東寧德,該市聚焦現階段企業反映的困難問題,研究出臺2023年度"支持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十三條措施",圍繞用地需求、技術創新、金融服務、減稅降費、用工保障、信用服務等6個方面,加力支持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
行動為重。福建各級工商聯把福建省委、省政府對民營企業家的關愛和期待,轉化為拼的姿態、搶的勁頭、干的行動。
在省上,春節后,福建省工商聯先后召開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民營經濟代表人士座談會精神暨省工商聯所屬商會黨組織抓黨建工作述職會和省工商聯(總商會)十二屆二次執委會議,明確將攜手相關部門實施"組織100家以上民營企業對接高校、科研院所的創新成果,達成合作項目100個以上"等"八個一百"活動,助力新時代民營經濟強省戰略。
在地方,正月初九,晉江市工商聯召開市工商聯(總商會)十一屆二次執委會議,提出要深化"四同"(同心、同向、同行、同聲)工程,不斷提升服務市委、市政府決策部署,服務經濟社會發展大局,服務"兩個健康"的能力和水平,促進民營經濟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團結廣大民營企業家聚力建設新福建,不斷豐富"晉江經驗"。
落實為要。作為民營經濟人士之家,福建各級工商聯把黨委政府的工作部署轉化為服務"兩個健康"的具體實效。
日前,由福建省工商聯、武漢紡織大學主辦,泉州市工商聯、晉江市工商聯協辦的武漢紡織大學助力福建紡織業創新發展對接活動在晉江舉行。活動期間,10多家企業與武漢紡織大學初步達成合作意向,將有效推動企業高質量發展。
在廈門,市工商聯攜手市商務局和市工信局舉辦海內外閩商新春招商推介會,介紹當前產業發展與招商政策及產業發展現狀等,讓廣大閩商對該市當前經濟發展成效有了較為全面的了解,激發多家企業的投資意向。
"卯"足干勁奮力拼,"兔"飛猛進勢如虹。福建民營經濟發展的光明圖景正徐徐展開,繼續書寫更燦爛的輝煌!
(編輯 顏皓)